铜价 关注能否向上突破

  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.2万人,远低于市场预期。8月失业率4.3%,为2021年10月以来新高。降息预期仍提供支撑。中美8月CPI数据仍持降息预期。

  8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减少0.28万吨至117.15万吨,环比减少0.24%,同比上升15.59%。略高于预期值的116.83万吨。受政策影响9月废产阳极板供应量将显而易见地下降,叠加9月后将进入密集检修期,SMM预计9月电解铜产量将一下子就下降5.25万吨,且10月仍维持在低位。中游精炼铜供应端边际利多预期明显。

  需求端,精废替代作用凸显,电解铜消费受到支撑。现货方面,前期进口铜到货持续冲击升水,而加工材企业消化能力有限。高铜价下旺季需求没有显现,库存走高。

  鉴于长期铜精矿紧张预期并未改变,下方空间并不大,短期支撑在78000-78500。上方关注80800-82000压力。旺季供需或双驱动,关注铜价是否向上突破。

  短期消息面:印尼哥拉斯伯格铜矿场(Grasberg mine)地下矿井发生通道泥土堵塞,导致七名矿工被困,矿场作业暂停。该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金矿之一,24年铜矿产量为81.6万吨,加剧铜精矿供应紧缺担忧。

  SMM将2025年全年主要新增铜精矿供应由63.8万吨连续下调两次至19.55万吨,最新略微上调至24.92万吨,根本原因是样本数据扩大。相应的铜精矿产量增速,年初3.25%下调至0.995%后略上调至1.27%。总量上看,铜精矿在本轮2017-2025年一直未能有效扩张,因矿山老龄化、资源濒临枯竭、品位下降等因素。因此1.27%的增速在历史中仍处于低位,对铜价仍有支撑作用。

  增量预期下调的项目包括:(1)最重要的就是刚果金KK矿发生矿震,直接引发Kakula矿区的生产严重受损,已于5.20日暂停作业。Ivanhoe Mines6月14日当周发布最新的2025年Kamoa-Kakula铜产量指引量为37-42万金属吨,较年初发布的铜产量指引量52-58万金属吨下降了28%。复产数量主要摊销到26年,导致26年铜矿增长预期超过3%。因此26年矿供应增速是一个由上至下的拐点。(2)Quellaveco投产进度没有到达预期,我们预计2025年铜产量下滑5.37万吨。(3)Grasberg Mine矿山处于在不同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,预计由于矿石品位下降以及铜回收率降低,产量预计下滑6.7万吨。(4)3.23消息Antamina铜矿作为全球最大铜锌矿之一,停工封锁。其他还有6月初 Teck Resources旗下Carmen de Andacollo铜矿发生机械故障,需停工1个月,该铜矿年产5万吨;Hudbay Minerals表示由于加拿大森林野火事件的频发,暂停Snow Lake多金属矿的生产运营,该铜矿年产1万吨。

  铜精矿需求端,粗铜产能的快速扩张是铜精矿供应紧缺的最根本原因。2025年,粗铜产能扩张持续,产能增加约182万吨。这使得铜精矿供应紧缺持续扩大,铜精矿供应短缺略微回调至为116.5万吨。

  TC指铜的粗炼费用。短期TC仍在急剧下滑。低TC反应了铜精矿紧缺的预期,SMM进口周度TC报-40.85美元/干吨,较上一期增加1.52美元/干吨。短期TC为负并持续表明铜精矿供应偏紧持续。25年初,由于长单TC由80美元/干吨大幅下调至21.25美元/干吨左右,大幅挤压了铜精矿冶炼的总体利润,无论长单、短单都将处于亏损。精炼铜冶炼企业将进入寒冬,将进一步挤压精炼铜的产量。部分精炼铜冶炼厂将出现无米之炊。而近期Antofagasta与中国冶炼厂年中谈判结果落定,年中TC长单价落至0美元/吨,预示2026年初铜精矿谈判可能仍艰难,铜精矿供应紧缺难以缓解。

  对于多头最有疑虑的就是低TC下产量相对高位。最主要的原因目前长单水平下不包含副产品收益还略有利润。之前囤积的铜精矿库存发挥了调节作用,使得产量下降时间拖长,过程曲折。还有就是副产品金银的收益较高,冶炼厂因此加大了其他矿种的消纳,如金精矿等。最后是废铜由于公平审查条例加工成废铜杆利润缩减,因此流向精铜端比例大幅度提高至60%-70%。产量高位是暂时现象。我们更应关注从23年底最高的增量以来,产量同比和累计同比增速已经大幅趋缓,这说明上游铜精矿供应偏紧已经传导到了精炼铜环节。今年这样的一种情况在9月大幅检修后以后开始显现。

  长期来看,这种铜精矿趋缓传导至精炼铜产量增速趋缓的规律也是存在的,1985年以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精炼铜供应增速趋缓滞后于铜精矿增速趋缓约1年左右,根本原因就是铜矿库存在起到缓冲作用,另外废铜相对紧张也对精炼铜供应增速产生制约。

  8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减少0.28万吨至117.15万吨,环比减少0.24%,同比上升15.59%。略高于预期值的116.83万吨。

  受政策影响9月废产阳极板供应量将显而易见地下降,叠加9月后将进入密集检修期,SMM预计9月电解铜产量将一下子就下降5.25万吨,至111.9万吨,同比增幅降为11.42%。

  据SMM预估8月铜材产量为170.33万吨,环比增加0.2%;8月铜材行业开工率为61.83%,环比增加0.25个百分点,同比减少3.38个百分点。

  8月铜材行业开工率较7月小幅回升持稳,主要是由精铜杆开工率回升贡献。据了解,近期受发改委2025(770号)文影响,各地开始陆续制定对招商引资行为加强监管,其中可能对再生铜行业的地方税收返还,设备租赁,反向开票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。废铜杆开工率继续下滑,转而消费精铜杆。主要是各行业景气度如下:铜箔行业(78.44)电解铜杆行业(68.37)铜板带行业(65.87)铜管行业(65.7)铜棒行业(43.87)再生铜杆行业(28.33)。预计9月铜材行业的整体开工率预计为63.87%,环比上升2.04个百分点,同比下降11.16个百分点。

  周度来看,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(8月29日-9月4日)开工率上升至69.78%,环比增长1.66个百分点,低于预期0.77个百分点,同比下降8.37个百分点。

  铜杆占下游需求的55%,因此托举铜下游需求在淡季末端旺季初期持稳。铜杆所对应的下业是电线电缆和漆包线。本周铜价持续上涨,下游消费疲软作用下,企业成品库存环比上升5.29个百分点,录得71600吨。预计下周开工率回落有限,因旺季来临。

  如AI对铜需求乐观估算所说,电网工程年化计划同比增速将达到6.8%。电网投资占需求的46.9%,按照百分比预计贡献增速3.2%,这部分增长届时都会体现在对精铜杆开工率的托举上。

  截止到9.10日,LME库存155055吨,减少3525吨。上期所库存增加2103吨至81851吨,社会库存和保税区库存持平,总库存持平略减。淡季国内外仅小幅累库,累库幅度小于往年,总库存仍位于5年中低位,显示高增的精炼铜产量并未对消费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,显示消费体现出较强的韧性。 随着旺季到来,预计库存走向去库。

  综上所述:旺季供需或双驱动,关注铜价是否向上突破。铜精矿实际供应增速在25年仍位于极低水平且粗铜产能扩大导致铜精矿供应紧缺较为确定。短期TC加剧下滑至并维持-40美元/干吨以下低位,矿端紧张会慢慢传导到精炼铜冶炼环节,产量增速在9-10月下滑较为确定。需求来看,仍能承接高增的精炼铜产量,旺季到来下游开工率即将回升,目前小幅累库,总库存位于相对低位。关注去库节点。

  鉴于以上原因,下方空间并不大,短期支撑在78400-78800,压力位在80800-82000。目前期价极度收敛,关注能否向上突破。